溪云初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?
这一刻,韩国大殿中,听见蒙恬高呼出这一句,全殿群臣愣住了。
这一句情景交融!
直接就将当下天下局势。
给完美衬托渲染了出来。
尤其是这一句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这让韩王安听了,瞬间神色一凝,因为,这句诗中的太阳不就说的是秦国吗!?
秦国如太阳初升。
韩国则危如虫卵。
这颇有一番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,然而,此刻蒙恬大吼着,话还未停……
“
鸟下绿芜晋苑夕,蝉鸣黄叶韩宫秋。
行人莫问当年事,故国东来渭水流。
”
蒙恬此言一出。
在场的众位士大夫反应过来。
顿时沸腾了。
并有的武将甚至是青筋暴起。
这掏出配剑,就有意将蒙恬赵翰给剑斩于此……
因为。
这诗虽然极度精妙。
但其中的两词“晋苑夕”、“韩宫秋”,这不明摆着在诅咒韩国吗?!
对此。
还算对秦国有些许好感的长史恪。
当即拔剑大怒道,“赵翰,你在我王大殿说这话,就不怕死吗!?”
然而蒙恬不是吃素的。
即使此地乃韩国王宫,蒙恬掏出配剑也丝毫不惧。
“我倒要看看,到底是我蒙恬的剑快,还是你长史恪的剑快?!”
……
而这边。
听了赵翰一言诗。
也算颇有才学的韩王安沉默了。
因为,这首诗写的奇妙。
不论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,就说这一句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,就又是一句千古佳句,足以让赵翰名流青史。
但,就算他赵翰是嬴政养子。
今日他赵翰如此侮辱韩国。
韩王安忍不了。
不想这时,韩王庭里,因为赵翰的这一句诗,全场剑拔弩张。
赵翰则再次一礼,对着诸殿群臣以及韩王安道:“大王,赵翰这诗,并无其他指向……”
“只是想跟大王提个醒,若韩国还与当年一般,想着与五国合纵,共同来抵御秦国,恐怕,韩国就真要成韩宫秋了……”
“三晋园苑已去……”
“难道大王不见我师,不见我父之令,这真是想与我秦国做对,与山东五国一同踏入坟墓!?”
《咸阳城西楼远眺》这首诗乃是唐代诗人许浑所作!
是一首仿古诗。
前两句赵翰完全借鉴。
后两句中,赵翰则是把“鸟下绿芜秦苑夕,蝉鸣黄叶汉宫秋。”中的,“秦苑夕”、“汉宫秋”,改成了晋苑夕、韩宫秋……
借此来暗讽如今韩国的局势。
即将是如当年那不可一世的晋国,随后化为乌有,晋苑、韩宫这一切都要化作历史的尘埃。
最后新郑古都。
只能成为草树疯长的田野,绿芜遍地,唯有虫鸣……
而这样的一首诗,自赵翰手上做出。
自然是赢得了韩国君臣的针对。
然而。
赵翰此言一出。
韩王安则冷静了。
因为,赵翰作为秦使,他背后的秦国似乎真有让韩国成为历史尘埃的可能。
韩国贫弱!
这是根本没有和秦国大战的可能的。
秦国如今没有吞并韩国。
这也仅仅是因为山东其他五国。
然而尽管如此,近些年秦国韩国之战。
韩国虽没有被彻底灭掉。
但昨年的南阳,以及前些年的几十城,这已经让韩国的版图越来越小了。
如今韩国,似乎真处在了生死存亡之间!
这也是让韩王安沉默了,好久之后,韩王安方才大手一挥,止住了在场的剑拔弩张。
也同时放弃了给赵翰下马威的想法。
当即吩咐道,“罢了!”
“一篇诗作而已!?”
“来人,给翰公子和蒙将军赐座!”
身为一国之君。
韩王安并不意气用事。
这次李斯来访,韩王安之所以不见李斯。
就是意识到了秦国和韩国之间,秦国很有可能想再次来劫掠韩国一把。
所以避而不见。
是韩王的态度。
其实也是治标不治本。
毕竟,外交使臣解决不了的问题,最后只能用战争来解决。
韩王安他是可以托住李斯!
但不能永远拖着李斯。
因为韩王安需要给李斯以及秦国一个交代。
不然的话,等待着韩国的,就是来自于王
第三十四章 三日内,韩国必灭!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